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85|回复: 0

神奇的张掖七彩丹霞地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4 21: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 M( `1 ?5 e  V7 v( m4 E3 \8 [: f6 ~
这是甘肃的第三天行程,我们的路线是敦煌——七一冰川——嘉峪关——丹霞地貌。4 Z' r, x0 b/ s8 V0 ~

- x. O. a1 _0 u8 T2 t) K! S  s我们是先到了嘉峪关。在景区入口处对面150米右侧找了一家有洗车可吃饭的带蒙古包的农家菜乐园就餐。这家店建议不要进去,主人不厚道。菜贵得离谱,见我们欲离开,拿出一张旧菜谱,价格仍偏高。考虑到大热天的再折腾着找饭店太麻烦,就点了四菜一汤随便吃了。到嘉峪关,一看门票¥100,顿时没有了观光的欲望,在入口处拍了几张到此一游的图片就叫上司机张师傅前往张掖了。, p- F9 H" e$ h5 T: }+ P

7 X( E- y2 ]% s4 J- @8 {3 E" W在《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最美的丹霞中,张掖的七彩丹霞地貌榜上有名,杂志中也没有写具体的地址和路线。. K/ F3 x1 C  k1 J  i

1 p6 c" g) l  e/ L# d
* _$ [+ `; m" I
& ?' v; l2 R! D- O3 b5 l! O& P4 j7 L, u一位驴友打听到了具体地址:甘肃省临泽县倪家营乡南台子村,张掖——肃南公路47.7公里处。可以在临泽县加油站或县城里找当地司机打听具体路线,当地一个叫雷兴义的农民自己开发了一条土路深入到景区里(县里开发的路只能在远处观景,到不了景区腹地),他收10元/人的带路费,并且可以当向导,给你带到最美的拍摄点。雷兴义人非常厚到、热情,宅电是:0936-5678308,手机是13909368799。& q. U2 z8 a0 h' C. J# @/ V) P

3 \' [! h$ R1 s3 C1 s! Y$ k9 p; z4 B: E! {$ R
! q  u0 H# i. X6 W2 C" D% r$ T4 n& g8 x
好事多磨,我们在嘉峪关时就和雷兴义取得了联系,他让我们在林泽县倪家营等我们。张师傅和另外一辆车的王师傅原计划是带我们和平行线4位驴友一起先去马蹄寺。我们]4人则认为马蹄寺除了看石窟外就是民族风情园,人工痕迹太浓,还是去看纯粹的原生态的自然景观来得实在。说服了张师傅,在临泽县的人民法院门口又联系了雷兴义。接电话的是他女儿雷丽,普通话不标准,很难听懂,加上她指错了方向,结果在肃南工业园区的转盘处(中间是一尊钢塑,旁边是烟草公司)向右拐进了张林公路。开了一段路后,雷丽电话里又说我们开错方向了,于是又折返回原路口,继续前进,感觉不对劲,因为丹霞地貌应该在山边才是,所以打算沿县里开发的路线去拍丹霞地貌算了。此时时间已是晚上八点了,还好这边基本都是8:30或是9点才日落。在路上白白折腾了一小时,又怕错过了拍摄时机。在张林公路上开了4公里左右,向停在路边的一辆吉利车司机打听线路。对方说会带我们去,可能是沟通上出问题了,对方见我们是4个人,说话时不经意间打了4个拇指的手势,叶子误以为是要收费40元,于是她打算和对方讨价还价,结果那中年汉子明显是生气了,转头开了车门坐进了车内。我连忙向对方解释,可能是西北汉子直爽热情,觉着自己的好心却受了辱。误会冰释后,他给我们带路。开了5分钟左右,才看到雷丽的母亲开着一辆摩托车,在路上和我们相遇了。废话少说,赶紧抓紧时间到目的地。在路的左侧有一块“七彩丹霞地貌”的广告牌拐进去,便到了雷兴义的家。司机见时间不早了,就直接驱车带我们到一号观景台才停车!& P' i$ {: A5 H6 i8 V
0 U: Y! Z; M; k, g7 o& v/ [
/ D- K% ?) }# k% }* O, ~
! G$ S. b4 d# V# x* q: V
下了车,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黄色、红色相间的山脉连绵起伏,色彩变化多端,里面还夹杂着其他的色块,在夕阳的余晖的映照下,山体被染红了,只可惜天色不够蓝,也不够通透。时间不等人,操起10-20的超广角就往观景台跑。上了观景台,就是一通狂拍!
3 p0 ?9 L9 C3 K8 `; S& E8 H
4 }) t! X* m' K/ w: Q/ ^$ M3 \) x

0 g7 D7 D. j: E4 d眼前的美景彻底征服了我们的眼球,唯美的色彩就足以抵消刚才一路小跑背着2个摄影包上观景台的疲惫!
8 o6 E3 W. X& B, p. z  {& @& m3 m! e' k& B, `, K
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足以令每个在现场的人惊叹、震撼,以为妙绝!!  这里的丹霞不仅具有一般丹霞的奇、险,而且更美的在于色 。$ W# \% M4 d3 n' o8 Z' c

0 j6 K0 Y$ Q) v
' z! Z2 W$ R2 c, U, M, J/ x) H4 P! R8 L- n0 Y1 r
放眼望去,方圆1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随处可见有红、黄、橙、绿、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种鲜艳的色彩,把这些貌似平常的沟山丘装点得绚丽多姿。
2 e8 T) V' M, r- H8 y2 \' d$ ^. |& \4 V
/ W+ V: |( k3 [. u
$ K7 B7 y% B0 Q7 j) y- x4 F
在夕阳余晖的照射下,有的似金色的麦垛、金字塔、堡垒、殿堂、亭阁;有的连座成峰,形成绵延几里,从高处眺望,好似一段色彩十分艳丽丝绸飘在大地上;有的在阳光下突出暴露,绽放出眩人眼目的光彩,似五光十色的宝石璀璨。那层理交错的线条、色彩斑澜的色调、灿烂夺目的壮美画图,俨然是一个彩色童话世界。- S- y- w( R5 y% ?4 `* o# j: h/ ]
& Z0 E8 f9 p* w. L) l
' L: J  Q. g1 z4 H9 s& ~$ p1 k
6 T0 H) p  ~4 ~" x
好好珍惜已经拥有的,才是明智的选择啊,一切顺其自然,缘尽了也无需再强求……
2 w) v6 f# q/ L% f, m6 q" S: l8 b. W1 u* a5 Z& J; ?

2 B. }2 _' H; t$ d: @1 H* e
  P/ a, F0 i/ C' o% ^, g, u    青黑色的戈壁滩上有突起的丘堆,大者如同在沙海里远航的舰艇,小者好似在沙漠中跋涉的驼队,形状各异,零星地散布于大漠中。那些崖堆倒真的像一座座坟,阴森森的灰色让阳光在这里也变得暗淡而苍白无力。
5 b0 ^$ }+ c$ V8 I( s8 ]; p" V5 U$ V. _& v
6 F0 ~- b+ ]6 C4 f) k. A

! W3 ~! M& y$ O: d' e    这样残酷的环境里,当一切生命不复存在时,连石头也备受烈日的煎熬。起波的石浪,你能感受到风的身影,平时里看似无影无踪的风,在这儿恣意纵舞,它们狂欢的姿态留在了这一堆堆的石头上,于是石头或昂首,或弯腰,或旋动身躯,或俯首帖耳。
$ t0 W/ b; w- I1 P% `1 \& w. M8 E* X( p8 F* }: b6 V$ }) b& S
% \5 C; Y) i3 L6 T- b) ]

' L/ W4 X) o3 I    一个石堆一种姿态,万千石群,千姿百态。这些石头被风蹂躏得只会向征服者献媚,在死亡之地模仿着风的姿态!
4 f* F" V$ {3 F6 x# v3 e( _
+ I; z+ Y9 x9 R- O' }9 l* J. L- s9 H* O7 E

8 e9 j  p$ A% `1 A2 n. b' y$ q9 c    一片连绵的土山,只有待到近看,你才清晰地看到它身上那神秘的纹路,深深浅浅的沟壑如苍老的褶皱遍布它沉稳的土黄色身躯。如同一个安详的老人,静静地沉睡在大漠深处,沉默的站立,就这样,在这里站立了千万年!+ h9 T7 |: @' g& f& L
! ]5 B  t! V: X: _7 p4 P

. |- O" I2 ]2 a5 @) C1 H6 n" f$ G' v  h6 w
    经历了万年风雨海水的冲刷,终于得以以这样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那样深地震颤着每一个来过这里的人的心!# x* L/ k" o) v( h0 a- y
. M* G, _2 X+ `3 A/ \# ?

+ c( I# {, S' _& D0 X9 v' [" H9 C
    这些貌似还保持着石头外貌的“雅丹”们,其实只剩下薄薄的一层石皮,石皮内早已风化为细如粉末的沙尘。当车轮辗过或是人的脚步碾踏过的时候,石皮破碎了,细沙和粉尘就炸开了,化为漫天的黄尘。7 Z# g' S. P0 `) [
5 K' P  h" J7 e, f' _- R

1 Z; i1 o  d9 O# p
. P8 A+ s7 H7 _
! @+ y: B& K* ^3 T) E
/ I; |: {8 u3 B/ X9 M    生态恶化之后,没有了水就没有了生命,甚至连石头也会失去生存的可能。风与烈日结盟,风与严寒合伙,让石头变成了石皮包裹着的石粉和沙粒!谁能知晓这石头受了多少罪?曾经的桑田,而今变成这样一片死地!连石头也会死亡的地方!
% R$ S3 f+ t& J+ X( t$ `2 F& E- y5 `

* j/ |$ U% {) x# e" ?. L' g/ ?) T" C( J2 b) w" P8 Y% ]8 L
烈日下你所能看到的好像是一个挨一个灰白坟堆,笼罩在这片让人迷醉的金色光芒里,直抵天际!% U- b$ i% {4 f2 N8 N  u
; i8 E+ I% j/ Z1 a# a( S- C6 H
敦煌魔鬼城雅丹地貌的成因
  T9 V5 \8 L! }$ t- M; g6 A5 I1 j- d% c" @7 J" k; G+ l
    在距今约400万年前(始新世晚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初期,南部的阿尔金山、祁连山在晚古生代海西运动的基础上继续上升,北部的低山丘陵区亦缓慢隆升,以南、北山前东西向大断裂为边界,中间部分大幅度下降,形成了敦煌-疏勒河新生代拗陷盆地,盆地西与塔里木盆地相连,敦煌魔鬼城即位于盆地的中心部位附近。在至大约200万年前期间,敦煌盆地总体气侯比较温暖潮湿,雨量较充足,草原、森林遍布,适合动、植物生长和繁殖,到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6 {- K( u5 p9 [# O

0 F2 j  g  W, g7 x4 l
4 R- Q" O1 Q( e8 T* ^+ h- B7 Q, D0 J( a
    在距今约200-73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气侯演变为干旱寒冷,植物以单一的蒿属和禾本科等草本植物为主,形成稀疏的草原植被景观;来自祁连山麓的碎屑物质被疏勒河搬运至敦煌盆地,在湖泊三角洲及盆地的边缘部位形成河流相的冲洪积层和冲积相砂砾石层沉积。& r) K/ v2 \2 G

5 O. c; q1 w9 f! a5 n, X% Z& q4 j5 H$ T1 @1 Z( X+ f& _6 b4 J

: ]8 Q2 l5 t) Y- k1 A/ |1 Q    在距今约73-13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气侯演变为湿润多雨,水量剧增,形成东起安西、西至罗布泊以西的浩瀚的淡水湖,湖盆边缘生长着以桦、榆、松等为主的木本植物及一些草本植物,疏勒河从上游带来的大量泥沙涌入并沉积于湖中,形成了厚度巨大的灰褐色、灰绿色、土黄色的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和砂岩。岩层中泥裂、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发育,韵律清晰,具有典型的湖泊相沉积的特点。4 a/ v/ z+ O- b" P% C/ O; D( U0 x

! y. w) Y2 V, ~
" v/ @6 d. b3 b2 ]. I; Y" L" e) H/ _2 H; V( n9 P  n
    在距今约13-10万年前的晚更新世,气侯演变为干旱少雨,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盆地缓慢抬升,形成北高南低的地势。中更新世形成的湖泊相砂泥岩层经抬升出露于地表而成为高地,并在此过程中在岩层中形成了几个方向的垂直节理(裂缝)。由于气侯干旱,植被稀少,由暴雨形成的洪流沿着早期形成的近南北向裂缝把高地侵蚀成很多沟谷,之后,风再沿着这些沟谷进一步吹蚀,经过暴雨与风的多次反复侵蚀和改造,谷地逐渐扩大和加深,形成了魔鬼城北部集中连片分布的与常年主风向一致的近南北向的垅岗和风蚀谷,统称为雅丹地貌。随着沟谷不断扩大和侧向风沿着近东西向裂缝的吹蚀,原来的垅岗状高地被分割成岛状的土丘(墩),称为风蚀残丘。
2 ^* h/ u+ R3 Q9 O- S0 h  R( _3 `/ i& S

' A% n. u/ h/ U' {) P: U: ~& t( t
, b6 T* O4 }/ T5 R    在流水与风的进一步的作用下,原来块状的残丘被切割成一条条的石柱,成为风蚀柱。风蚀柱受到风的作用,特别是磨蚀作用,在近地表的地方,因气流中携沙量多,磨蚀作用强,使其下部凹进顶部凸出,进一步发展成蘑菇状,成为风蚀蘑菇或称蘑菇石。进一步的风蚀作用,使风蚀蘑菇变得很不稳定,当大风吹来时,使之摇摇欲坠,成为摇摆石。到了此阶段,风蚀地貌的演化史也接近了尾声。随着摇摆石的倒塌,最终雅丹地貌消失,出现了平坦的荒漠。0 ~4 V& {* E0 w4 o, N5 Q/ X
9 f& ?7 e) @9 ^( s  t4 Z5 t

) K0 {3 }! S/ f" e+ ?
2 y, q3 l- r: o$ p- W+ U, ~* b4 [敦煌盆地以北的低山丘陵区,岩石经风化作用形成碎岩块,岩块被暴雨形成的洪流搬运至沟谷出口处,形成一系列沿山麓分布的扇形洪积物,构成广阔的山前戈壁平原。由于长期的干旱气侯条件下的风蚀和吹扬作用,细砂被大风吹走,在戈壁表层留下了一层披以黝黑戈壁漆的砾石层,形成了仅见于亚洲中部和中国甘-新疆交界处的“黑戈壁”地貌景观。黑戈壁与雅丹地貌交相辉映,构成了敦煌魔鬼城的奇特壮美景观。 风蚀地貌在我国新疆地区也有分布。位于罗布泊洼地中的风成地貌,卡列尼斯克称其为“白龙堆”,邦达楚克又称为刮蚀穴,其与敦煌雅丹地貌的区别是,白龙堆是平顶小丘沿着主风向成群排列,折曲如龙,且外表呈白色,主要由石膏和石盐组成,故称白龙堆,其顶部平坦,高度大于雅丹地貌。位于准噶尔盆地玛纳斯湖西北乌尔禾矿区的乌尔禾“风城”,是由产状水平、软硬程度不同的砂泥岩层,经流水与风的吹蚀作用而成的风蚀谷和风蚀残丘,其顶部多平坦,分布面积约1000公顷。准噶尔盆地东部将军戈壁上风蚀地貌,其主要的地貌类型为风蚀柱,且高度在数十米至上百米,其高度明显大于雅丹地貌,面积约10000公顷。与以上风蚀地貌相比,敦煌魔鬼城显然具有分布面积大、风成地貌类型齐全的特点;且能清晰地看到不断重复的、雅丹地貌从开始发育至消失的全过程,具有常变常新的特点,在国内具有其典型性和代表性;魔鬼城内大面积分布的晚更新世黑戈壁(砾漠)在世界上仅见于亚洲中部和中国的甘新交界处,并与其它各种风成地貌浑然一体,极富特色;发育于中更新世沉积物中的各种沉积构造如水平层理、交错层理、斜层理、波痕、泥裂等也是沉积学教学与科研的很好素材;大量的风棱石更是这里自然地理环境的真实记录,是玩石爱好者珍爱的藏品。
8 H. t7 C' g9 o, D5 e. G1 a* D* f8 C6 w( m' ]" `8 ~; [# S4 b* v
为了加强对这一珍贵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开发,敦煌市人民政府在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之后,完成了甘肃敦煌雅丹地质遗迹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2001年6月,甘肃敦煌雅丹地质遗迹省级自然保护区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1年12月,国土资源部批准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建立。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将极大的促进这一珍贵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开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5-14 22:59 , Processed in 0.02899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