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经】足少阴厥阴药 【方义】1.熟地黄--滋阴补肾,生血生精。 2.山茱萸--温肝逐风,濇精秘气。 3.牡丹皮--泻君相之伏火,凉血退蒸。 4.山药--清虚热于肺脾,补脾固肾。 5.茯苓--渗脾中湿热,而通肾交心。 6.泽泻--泻膀胱水邪,而聪耳明目。 7.六经备治。而功专肾肝,寒燥不偏,而补兼气血,苟能常服,其功未易 殚述也。 【变化方】1.本方煎服--名六味地黄汤--治同 2.本方加「附子、肉桂」各一两--名桂附八味丸→治相火不足,虚赢少气。 王冰所谓「益火之原以消阴翳也」。尺脉弱者宜之。 3.本方加「黄柏、知母」各二两--名知柏地黄丸→治阴虚火动,骨痿髓枯。 王冰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尺脉旺者宜之。 4.本方加「肉桂」一两→名七味地黄丸。引无根之火,降而归元。 5.本方加「麦冬」三两,名都气丸→治劳嗽。 6.本方加「五味子」二两,麦冬三两→名麦味地黄丸。再加紫河车一具,并 治虚损劳热。 7.本方加「杜仲(姜炒)、牛膝(酒洗)」各二两→治肾虚腰膝酸痛。 8.本方「去泽泻,加益智仁」三两→治小便频数。 9.本方用「熟地二两、山药、山茱、丹皮、归尾、五味、柴胡各五钱。 茯神、泽泻各二钱半」,蜜丸,朱砂为衣→名益阴肾气丸→治肾虚目昏。 10.桂附地黄丸,加「车前、牛膝」名肾气丸→治蛊胀。 【煎服法】蜜丸,空心盐汤下,冬酒下。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