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校内导师,还是校外导师,在参加临床的过程中,学校规定每个学生每周都要记录两个临床案例,让学生自己写个人体会,请老师点评。
半夏怎么能和附子一起用?这一段时间,中医教改实验班的刘璇在跟师出门诊的过程中,遇到二者同用的情况。她清楚地记得,在课堂上学过,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里的反药在临床上千万不要使用,否则后果很严重。可门诊老师说没关系,以前也这么用过药。
“书本和临床的差异还是挺大的。”一直犯嘀咕的刘璇终于把半夏与附子的应用搞清楚了。关于半夏与附子相配伍的药来源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在《普济方》和《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中,两者配伍达163方。而在查阅《本草纲目》才彻底搞清楚,半夏反乌头,乌头是附子之母,但附子与乌头不同。刘璇说,在跟师出门诊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十分有意思,让她收获很多。
做传统文化继承者、传播者
配备“国学导师组”和“经典导师组”
郭华老师是教改实验班经典组秘书,组织学生围绕四大中医经典读古书,每周组织一次专家讲座。她还像检查小学生一样,抽查大学生背诵经典的情况,让他们默写出来。她说,学中医讲背功,一定要多背诵。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校专门配备“国学导师组”和“经典导师组”,中医教改实验班特聘顾问王绵之教授、王洪图教授等知名中医专家,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培养。
2007级中医教改实验班以学校现行的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方案为基础,在主干课不变,确保达到中医学专业基本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改革。
翟双庆处长谈到教改初衷时说:“我们培养的不仅是中医,更是中国传统医学、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通过强化传统文化的作用和影响,赋予学生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习继承中医精髓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