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医针推网 首页 临证中医 查看内容

小建中汤与临床应用

2010-6-26 19:51| 发布者: aizy_cn| 查看: 2162|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小建中汤为桂枝汤倍芍药加胶饴组成。方中重用饴糖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桂枝温阳散寒;芍药和营益阴;炙甘草调中益气。诸药合用,共奏温养中气,平补阴阳,调和营卫之功。

【方论】本方为桂枝汤倍芍药加胶饴组成。方中重用饴糖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桂枝温阳散寒;芍药和营益阴;炙甘草调中益气。诸药合用,共奏温养中气,平补阴阳,调和营卫之功。  

【禁忌】 呕吐或中满者不宜使用;阴虚火旺之胃院疼痛忌用。
【临床应用】
  临床化裁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功能性发热属于中气虚寒,阴阳气血失调者。   

具体有以下应用:   

 1.内科的应用   

在内科领域主要用于过敏性结肠综合征、胃炎、十二指肠溃疡、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等多种消化道疾病。特别是对疲劳、体质虚弱者,或素体易疲劳、畏寒肢冷的虚证患者有效。另外,也用于成年人改善体质,体虚者腰痛、痛经等不适。饭山和郎等认为,小建中汤的适应症包括腹痛和虚劳两种情况。适用于本方的腹痛为从脐周至下腹部肠痉挛所致的拘急性疼痛,有时伴有腹部胀满及排便异常等。虚劳主要表现为消瘦、腹直肌紧张,有时触到腹白线等腹证。龙野认为,小建中汤多用于胃张力迟缓、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阑尾炎、胆石症等。大冢敬节认为,无腹水的结核性腹膜炎轻症多见小建中汤证;幼儿因感冒、麻疹、肺炎等而突然出现腹痛,以及虚弱儿童出现衄血、紫癜等也可给予小建中汤。  

1.1 过敏性结肠综合征用小建中汤治疗过敏性结肠综合征的腹痛伴有排便异常取得较好疗效。患者为18岁女性,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4年,伴下腹部疼痛、排便不尽感、便溏,每周腹泻45日,每日34次。消瘦、表情抑郁,舌诊无苔,脉沉弱。腹诊:腹力差,腹壁拘急,有轻度心下痞硬。先予桂枝加芍药汤提取剂75gd4周后排便异常改善,每日1次普通便。但饭后仍有下腹痛,改予小建中汤15g/d,服药4周后腹痛消失。本例治验表明,小建中汤适应于伴有腹痛的排便异常,与桂枝加芍药汤相比,小建中汤对过敏性结肠综合征中体质更加虚弱、疼痛更剧烈者有效。  

1.2 支气管哮喘 饭山和郎等曾用小建中汤治疗一32岁女性体质虚弱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患者有过敏性鼻炎及食物过敏史,45年前被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曾使用茶碱制剂、吸入p受体激动剂等未能有效控制。自觉症状表现为易疲劳、易感冒、消瘦、体质虚弱、目下黯黑,舌龟裂、有齿痕,脉沉虚。腹诊:腹力软弱,腹壁薄而无弹性,腹壁拘急,可见脐上白线,腹部动悸,心下振水音,左下腹压痛,四肢冷凉,痛经。给予小建中汤提取剂,服药4个月后喘息好转,身体状态改善,易疲劳、易感冒等明显好转。13个月后喘息基本消失,停用西药。继续服药34个月后痊愈未再复发。对小儿哮喘缓解期效果显著。   

1.3 慢性肠炎龙野一雄曾应用小建中汤治疗152岁女性慢性肠炎患者,兼有脚气病数年,表现为易疲劳、肩酸痛、腹胀、脉沉弱,给予小建中汤1周后大便成形,其它症状随之消失。  

1.4 低血压龙野一雄曾治疗53岁女性,低血压兼有脚气病,肩酸痛、睡眠差,腹胀满,腓肠肌紧张、膝反射消失。给予小建中汤1个月后症状全部消失。   

1.5 慢性胆囊炎 龙野一雄曾治疗慢性胆囊炎 (53岁女性),上腹部钝痛,脉沉弱,胆区轻微压痛,并有抵抗感,给予小建中汤治疗,服药10日后腹痛减轻,继服lO日上腹痛完全消失,服药40日胆区压痛消失而治愈。   

1.6 腹痛、肠鸣 松本曾治疗16岁女性患者,经常腹痛、肠鸣、易腹泻。营养状况尚可,腹直肌紧张。血液及生化检查无异常,给予胃肠功能调节剂以及解痉剂,仍腹痛不止。根据腹部所见,给予小建中汤1周后,腹痛基本消失。   

1.7术后肠粘连21岁女性,5年前阑尾炎手术后引起肠粘连,经常腹痛、腰部痉挛、头重、全身乏力、便秘、下肢冷、肩酸痛、易疲劳,伴头晕、心悸等。腹诊:腹部手术疤痕处有轻度压痛,略腹胀。龙野一雄根据脉证给予小建中汤。服药1个月后腹痛减轻,仍有肠鸣、下肢冷,给予大建中汤半月后诸症好转。因寸脉沉、尺脉稍紧,再次给予小建中汤,2年后健康状况良好。  

最新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6 13:10 , Processed in 0.0255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