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5日讯 12日,是黑龙江著名老中医马宝璋和王玉玺坐诊的日子。为了能挂上号,众多市民在门诊楼门斗内熬夜排起了长队,甚至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提前一天专程赶来排号,火爆场面的背后,映射出的则是黑龙江省名中医的稀缺状态。
百人排队抢看老中医 12日2时许,香坊区和平路的一家中医院门诊的门前已经是车水马龙了,从不同城市和地方赶来的患者自发在门前排起了两路纵队,由挂妇科和皮肤科排名第一号的患者率先签名,随后大家跟着有条不紊地按顺序签名。大约7时30分许,门诊大门打开,上百名患者一拥而入,按签名序号排队挂号。拿到挂号单的患者,又分别在三楼两个科室的特诊室门前就坐,等待着老中医的到来。 据门诊收发室任师傅介绍,这两位老中医每周出诊三至五天不等,每当出诊日,前一天上午便开始有人排队,尤其是外地人,把行李放在附近旅店就坐在门前等。为了让这些人有地方排队,医院特意在门诊大厅外修了个门斗。 “昨天一下车就直奔医院,可还是没排进20号,今天就不能返回去了。”来自双鸭山市的患者徐女士讲,她每周从双鸭山来看一次皮肤科老中医,但因为王老中医每次出诊限号20人,有时幸运第二天就能看上病,如果看不上就只能在哈市多住一夜。 “资源稀缺”难解众患 在三楼两个科室记者看到,妇科和皮肤科特诊诊室均有30多平方米,由于复诊、初诊、代诊等患者的情况复杂,老中医一坐上堂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加上走廊里排队等候的患者,使得整个楼层人满为患。“每次出诊都这么多人,候诊区和诊室地方又小,一天下来老中医都快累虚脱了。”据妇科老中医马宝璋的助理讲,马老今年都70岁了,从身体上考虑不应让他太劳累,可每天接待的患者都有上百人次,马老要看到21时左右,这样下去,身体是要累跨的。 据了解,马宝璋和王玉玺都是省级名中医,来这里排队等他们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更多病人是长期求诊的老病号。老病号们不仅对就医排队经验丰富,还对此类病情了如指掌,只要新病号们道出病症或拿出化验单,他们便义务讲解分析,大有“久病成医”和“患难与共”之势。 “在火爆抢号排队的求医场面背后,是哈尔滨市有限的中医资源。”据业内人士讲,虽然全省省级以上名中医人数不少,但能让患者认可的名中医并不多,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