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被“剥夺”处置权 一名产妇曾索要胎盘,但护士告诉她“都不给,都放在医院里” 根据刘可川他们的交代,8月24日通许县卫生监督所对县人民医院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让监督所人员惊讶。9月7日,通许县卫生监督所所长杨运涛介绍,根据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登记本的记载,2010年8月10日至8月23日凌晨,产妇共201人。但他们发现,大部分病历中没有胎盘处置告知书。 胎盘的处理过程完全无登记,因此无法查知去向。 而卫生部2005年3月《关于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问题的批复》明确要求,胎盘归产妇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胎盘。 按规定,医院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产妇拥有对胎盘的处置权。并将《胎盘处理告知、处置单》归入档案备查。 8月25日,通许县人民医院提交了一份400余字的自查报告,称“妇产科病区存在病历书写欠规范、产妇胎盘处置告知有口头无书面形式、胎盘处置无制度而且混乱等现象。存在有胎盘被人倒卖的隐患和缺陷。” 记者调查发现,通许县人民医院曾被媒体曝光,他们对索要胎盘的产妇收取费用,一些产妇嫌麻烦索性不带走胎盘。 9月11日,约一百公里外,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妇幼保健院,护士抱来一本空白《胎盘处理告知、处置单》,称医院会在产妇入院时就与其签协议。 记者随后拿着一张空白单子,在“母婴同室”病房随机找了几名产妇询问。她们都称,她们和家人从未见过这张单子,也没有医生、护士提醒过她们的胎盘处置问题。 一名产妇说,自己曾索要胎盘,“但护士说没有给胎盘的惯例。她说,都不给,都放在医院里。” 淮阳县人民医院新区妇产科病房,一名产妇家属称,他们谁也没见过胎盘,生完孩子后产妇被推出产房,胎盘就被留在了里面。 记者在该医院随机询问了20余名产妇,她们中索要过胎盘的只有4人,无一人收到过胎盘处理、处置单。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